一大清早,劉奶奶就來到小區門口的小店門前,像往常一樣店主見劉奶奶來了,馬上就搬出椅子請老人坐下。店主是一位熱情和善的中年婦女,每每見到老人小孩來玩耍總是熱情地招呼。跟劉奶奶寒喧了幾句,見有顧客要買東西店主就趕緊忙生意去了,剩下劉奶奶孤零零一個人端坐在椅子上。老人家坐在那裏時而定定地盯著某東西一動不動,眼神空洞而落寞;時而抬起頭張望著馬路上穿梭的車輛、過往的行人,偶爾也能看到個把熟人,這時她總是眼前一亮精神為之一振,立馬她像小孩見到久別的親人那樣從椅子上騰地站起來,熱情地跑上前去打招呼拉家常。有時運氣好時也能碰到以往知根知底的老姐妹,那她就馬上牽著她的手來到店門口,再拿一把椅子坐下倆從長談,聊過去的人和事,年輕時美好時光,回憶過往的酸甜苦辣,當然忘不了談各自家庭子女。每每談及有出息的子女她們興奮自豪之情都溢於言表。
不過,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,長談過後老人家就依依作別。末了,又剩下劉奶奶一個人孤寂地坐在門前,看過往的車流人海,回味著那曾經的歡樂時光。
劉奶奶是一位面慈心善性格溫和的老人,現雖已有七十多歲了但身體還算硬朗。老人家一生養育了三個子女,老大是個兒子,下面兩個女兒。因老伴去世得早,她年輕時在農村幹活,拼死累活地將三個子女拉扯成人,也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罪。好在幾個孩子也都聽話爭氣,都有了不錯的歸宿,對老人也都非常孝順。
兒子大學畢業後在一家企業上班,因不滿足於原來的生存狀況,自己勵志求上進,刻苦鑽研,考研後又考博,博士後畢業後在北京的一科研機關工作,媳婦則在北京的一電視臺工作。兒子現在的生活條件很優越,工資福利待遇高,在北京有寬敞的住房。兒子媳婦也非常孝順,考慮到老人年事已高,前年就將老人接到北京的家中生活,想將老人留在身邊頤養天年,好好地盡一份孝心。可在北京勉強住了半年後老人還是堅決要回老家,不是他們殆慢了老人,也不是生活飲食上不習慣,只是老人那裏生活很覺孤寂。原來,兒子兒媳工作非常繁忙,每天是早出晚歸,累了一天的他們也沒有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對老人噓寒問暖,交流談心。
有時甚至一出差就是幾個星期,老人平時總是一個人守著空蕩蕩的大房子,老人是倍覺孤寂。當然,趁著節假日,他們也盡可能抽出時間陪老人出去走走,讓老人看看外面的大千世界,讓老人開心。但大多時候老人要一個人打發百無聊賴的孤寂時光。雖然,一個小區鄰裏左右也有不少老人,他們對劉奶奶也很友善,平日裏出門,或去小區健身活動場所,或上街買菜都要叫上老人家一塊。劉奶奶當然樂於跟老人們一塊消遣交流,可問題是劉奶奶是個目不識丁的南方人,說一口地道的家鄉土話,根本無法與這些北方的老人溝通。有時為了說明白一件事情他們是比劃了半天也沒搞明白,弄得雙方急得不行不知咋辦才好,有時甚至鬧了許多笑話。
時間久了,劉奶奶無形中就跟老人們產生了隔閡,心裏暗暗地滋生出一種自卑的情緒,到後來就與老人們慢慢疏遠了,又離群索居,一個人守著空蕩蕩的大房子,望著防盜窗外那一方灰蒙蒙的天仿佛是坐牢般,感覺是度日如年。為了不讓兒子媳婦傷心,劉奶奶在北京熬過了半年後就堅決要回老家住。看到母親日漸憔悴,知道老人家過得並不開心,兒子只得讓母親回去。考慮到老母年事已高,一個人住自然放心不下,於是兒子就請妹妹帶老母同住。因為按農村習俗養兒防老,兒子養老天經地義,父母一般不在女兒家長住的。考慮到一方面無法對老人盡孝心懷愧疚,一方面也希望兩個妹妹代自己盡心盡力地侍奉老母,於是在兩個妹妹在縣城買房時每人各給了八萬元錢,以彌補自己內心的某些缺憾。另外過時過節也給老人可觀的生活費、養老費,以便老人在急需時不會為難。平日裏一個星期打一個電話給
Flower Shop In Hong Kong老人,一是報平安一是及時了解老人的近況。
好在,劉奶奶兩個女兒的家境也都相當不錯,他們對老人也很孝順,老人在這裏呆著也很安心。只是平日裏女兒女婿都是上班,工作也很繁忙,跟老人交流的日間也不太多,下班吃過
法國紅酒晚飯後他們又好點麻將,所以大多時間也還是老人一個人在家,孤寂在所難免。
所幸在小區居住的老人不少,劉奶奶總是與老人們相約談心、交流。
吃過晚飯後,劉奶奶也總是早早地來到了小區的店門口。在天氣好的日子裏,陸陸續續也有許多老人前來閑坐,老人們天南海北地拉著家常,說著道聽途說的奇聞軌事,在歡聲笑語中老人們間相互偎依打發了一人又一個孤寂的長夜。